光圈與光圈的應用
光圈的是一組製作在鏡頭裡面可以活動的葉片,藉由控制葉片開合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光線在一定時間內,進入相機內光量的多寡,即為光圈。
此開孔會隨著鏡頭上f值做調節而開大或縮小,f值小則光圈孔大(如f2.8),f值愈大則光圈孔愈小(如f22)。
所以一般我們在說大光圈時,就是指號數越小的光圈值,這點初學者時常會搞混。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 16 、 f 22 、 f32
光圈值成等比級數,公比約為根號2,因此每一格光圈的進光量都是以倍數成長,f1.4:f2 的進光量比是 1:(1/2),進光量相差一倍,可見光圈值越小,進光量越多,那就表示使用的是大光圈:如圖所示:
光圈值= 焦距 / 有效孔徑 --->分母越大,值就越小 進光量比例之換算:
(1) 大R=f/2.8,而小r =f/4,則 R:r =1:1/根號2
圓面積=πR²:πr² = R²:r² = 1: ( 1/2 )
因此 f2.8:f4 的進光量比就是 1:( 1/2 ),進光量相差一倍。
(2)一般說來,為了品質起見,我們都儘量不使用最大口徑或最小口徑光圈。
光圈 f8 - f16 左右是光學品質最佳的口徑,當然為了某些特殊效果,還是會應用到其他光圈值。
-----------------------------------------------------------------------------
class ONE 光圈的認識
光圈的是一組製作在鏡頭裡面可以活動的葉片,藉由控制葉片開合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光線在一定時間內,進入相機內光量的多寡,即為光圈。
此開孔會隨著鏡頭上f值做調節而開大或縮小,f值小則光圈孔大(如f2.8),f值愈大則光圈孔愈小(如f22)。
所以一般我們在說大光圈時,就是指號數越小的光圈值,這點初學者時常會搞混。
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 16 、 f 22 、 f32
光圈號數與進光量的關係
大光圈的鏡頭非常適合環境光較低的環境,因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環境下,擷取更多的現場光。
可以用較快速的快門來拍照,以便保持拍攝時相機的穩定度。
除了考慮進光量之外,光圈的大小還跟景深有關。
景深是物體成像後,在相片(圖檔)中清晰的程度。
光圈越大景深會越淺(清晰的範圍較小)、光圈越小景深就會越長(清晰的範圍較大)。
左邊的光圈值(f/3.5)大於右邊的光圈值(f/22),所以景深就越淺
由於光圈標示值位於公式的分母,光圈值與入光量就成了反比!這一點常常會讓初學者搞混,誤以為光圈值越大所代表的入光量也越大。實際上正好相法,同學可以拿起自己的相機作一個實驗,設定你的相機模式於光圈先決(A),調整光圈至 f2.8,半按快門測戶外實景光,假設你可以得到快門值 1/1000秒;那麼再把 f值調小如:f22,一樣的環境測光,則快門值降到 1/15秒;有了這個概念,一般攝影玩家所稱大光圈時,其實就是指 f 數越小的光圈值,即可很容易的區分出來了。
大光圈和淺景深不少朋友喜歡大光圈,就是喜歡它容易拍出漂亮淺景深效果的感覺,且即便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很好的收光。然而大光圈也不是什麼都好,有時候大光圈造成景深過淺時,容易出現對焦失準的問題,由於景深太淺,對焦後若稍微移動,容易導致被攝物移出景深範圍的情況,導致沒對到焦的問題。
另外,一般鏡頭光圈開到最大時,即為「開放光圈狀態」時,畫質可能會略顯鬆散而不夠銳利,通常可再縮小3級左右,得到的畫質會最好。
小光圈和光線繞射既然光圈太大有光圈太大的缺點,光圈過小一樣會有相對的問題產生,那就是光線繞射的情況。由於光通過小光圈時,容易造成波動疊加,形成亮暗相間的波紋,影響成像畫質。一般鏡頭光圈小於f/11後,解析度會開始逐漸變差,且到f/22左右,畫質低劣的現象將顯而易見,此外小光圈也會使感光元件上的黑點塵埃之類的更容易影響畫面,因此一般不建議將光圈縮至f/11以下。
1:相機就是人的大腦,鏡頭是你的眼球,那「光圈」就是你瞳孔的大小
2:光圈「值」越大,如F1.8,指的是光圈實際「孔徑」真的很大;光圈「值」越小,如F16,光圈實際孔徑也真的很小
3:
光圈變化,能改變畫面清楚程度,光圈越大,畫面清楚程度也越小、越淺 (如F1.,反之亦然。4:第3點有一專有名詞,我們稱作「景深」,景深越淺,代表畫面清楚程度也越小,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