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名字,有個有趣的起源:
西元十世紀時,挪威有個維京國王Harald (哈拉德藍芽;Blatand為丹麥文字,相當英文的bluetooth) II (940-981)
統一了丹麥(Denmark and Norway),成為維京人的英雄
Ericsson將其新的無線電介面的Project命名為「藍牙」(Bluetooth)
大概是希望藉由 Bluetooth 統一介面規格,成為一個世界標準
而「藍牙」譯名變「藍芽」或許是為了看起來比較文雅吧!
藍芽組織也希望能在一個標準之下整合所有的無線電子短程通訊產品
在2006年,藍牙技術聯盟組織已將全球中文譯名統一改採直譯為「藍牙」。
這個典故也是藍芽技術發起成員(Ericss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的靈感所在:太多產品之間存在著太多相異協定的爭議。PC、手機'PDA、印表機––每一種產品都以各自的方式與世界連線,乙太網路、USB介面、平行或是序列埠。所以簡化這些不同通訊方式並統一在單一規格之下是的確有其必要的。
他們目標中的無線技術應該可以在半徑10公尺內連接最多8台裝置,對象則鎖定個人家庭用戶的區域網路:搭配DVD播放機/燒錄機的電視機連接到電腦上,而電腦再與手機同步交換資料。這項由Ericsson(易利信)在1994年推出的藍芽技術看起來相當不錯,但卻受到太多不相容性的牽絆。只有相當少數1.0和1.0b規格的裝置可以彼此辨識並交換資料,因此幾乎沒辦法將兩種不同種類的設備相互連接。更糟糕的是,藍芽網路很快就被發現與使用相同波長頻道的WiFi網路不相容。因此從去年開始WiFI(又稱IEEE 802.111b)規格將頻道改為5 GHz(5470–5725 MHz),而經過多次改版的藍芽則再一次升級為版本1.1。
運作原理
藍芽技術運作的原理主要是運用跳頻展頻技術(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 FHSS)方式,使藍芽晶片的兩端,以某一特定形式的窄頻載波同步地在2.4MHz頻帶上傳送訊號。詳細來說,此FHSS的傳輸技術,是將欲傳輸的信號透過一系列不同的頻率範圍廣播出去,而由傳送裝置先傾聽頻道(Listens Channel),若偵測出頻道處於閒置狀態時,信號便由此頻道傳送出去;反之,若偵測出頻道為使用中,便使用跳躍程序進行傳送。重要的是,傳送與接收必定要同步切換頻道才可以正常接收資料。藍芽最多可進行1對7的傳輸,除了資料之外,也可以使用CVSD (Continuous Variable Slope Delta-Modulation)技術來進行語音傳輸及使用分時多工(TDMA)協定技術之通訊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