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 聯準會升息對股市有何影響
作者:華寶油氣 | 2017 / 12 / 25
文章來源:雪球 | 圖片來源:Berber
儘管投資人常常將升息看作是股市投資的負面因素,但本輪升息以來美股以及全球股市卻不斷創出新高,
究竟升息對金融市場有什麼樣的影響?對大宗商品又有何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首先,第一個問題:
什麼是聯準會?聯準會為什麼要升息?
簡單來說,聯準會由美國 12 個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實質上的職能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
肩負著維護物價穩定和促進充分就業的雙重使命。而利率是聯準會達成政策目標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因為利率可以同時影響到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
一般來說,降息會刺激就業,同時可能引發通貨膨脹;而升息則可以抑制通貨膨脹,並讓經濟成長降溫。
舉例來說,我們要貸款買房,看到利率上升,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索性就將這件事情緩一緩;
或者我們要去銀行存錢,發現利息高了好多,索性就多存一點錢在銀行裡。
因此,通過升息可以有效緩解通貨膨脹壓力,但高通貨膨脹配上高失業率,聯準會就會面臨貨幣政策上的兩難,好
在現在的經濟環境可以說是最有利的狀態,失業率位於低點,通貨膨脹維持溫和,聯準會只需緩慢的升息,避免經濟過熱即可。
此外,在全球一體化的時代,聯準會除了需考慮本土經濟外,還需考慮全球金融運行狀況,
這些因素都使得聯準會在貨幣政策的決定上變的小心翼翼。
2015 年末聯準會升息之後長達一年的時間未再升息,主要的原因就是全球經濟復甦趨勢仍不明確。
聯準會升息,美股要跌?
投資人常常把升息當成是影響股市的負面因素,這樣的想法確實是成立的。
因為期望收益=無風險收益+風險貼水。升息直接影響的是無風險利率,如果無風險利率提高,
承受風險的投資預期收益也必須要提高,因此在其他情況不變的狀況下,投資人願意付出的成本必須要下降。
例如有一個投資在明年可以回收 100 元,當存款利率為 1.5%,對該投資標的的風險貼水為3.5%,那麼投資人現在願意付出的成本會是 100/ (1+1.5%+3.5%) =95.2;如果存款利率提高到 5%,那麼投資人現在願意付出的成本會下降到 100/ (1+5%+3.5%) =92.2。
所以,從理論上來講,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情況下,當無風險利率提高時,股票的價格確實會下跌。
但事實告訴我們什麼?
然而,從歷史情況看,以往每次聯準會開始新一輪升息,並不一定意味著股市下跌趨勢的開始。
從 1983 年至 2015 年過往六次升息週期中,在聯準會首次升息的當天標普 500 指數即出現下跌的次數為3次,
下跌機率為50%。升息當天下跌幅度最大的一次是在 1994 年 2 月,當時標普 500 指數下跌了 2.3%。
而在 1987 年 1 月和 1999 年 6 月開始的兩次升息週期中,在首次上調利率後,股市分別上漲了 2.3% 和 1.6%。
在聯準會開始一輪一輪的升息之後,股市也未必會持續走低。美國著名雜誌《今日美國 (USA TODAY) 》曾說,
雖然在之前六次升息週期中,有兩次股市在升息的頭一年出現了下跌,但總體而言,
這六個週期期間標普 500 指數平均還是上漲了 2.6%。在首次升息後的兩年,
股市漲幅更是達到了 14.4%。當然,這其中股市仍會經歷起起伏伏的動盪走勢,平均而言升息後的股市漲跌幅度大概會達到 10%。
總的來說,如果升息伴隨著經濟的復甦,隨著盈利的成長,投資的預期收益也會提高,
而預期收益提高對投資價格的正面影響往往超過了升息產生的負面衝擊。
以聯準會升息週期 (2004 年-2006 年) 和本次升息週期 (自 2015 年底開始) 為例,
在升息週期中股市明顯大幅上漲,其主要原因就是經濟向好的環境下,企業盈利及估值同時提升。
聯準會升息對股市有何影響?
理論上來說,聯準會升息,對股市形成一定的利空影響,但實際上聯準會升息對股市的影響並未明顯顯現出來。
原則上說,聯準會的升息首先會造成國內利率被動抬升,而利率的攀升國內股市、債券等資產價格面臨重估。
其次,在聯準會升息背景下,貶值預期一旦形成,將導致熱錢流出,國內的流動性面臨收縮,不利於股市的走強。
最後,由於聯準會的再度升息造成美元持續走強,隨著美元的走強,或將倒逼貨幣持續貶值。
貶值將衝擊國內資產價格,進而,導致股市市場當中權重股、金融地產等板塊或形成一定拖累。
聯準會升息對大宗商品價格有何影響?
理論上來說就是聯準會升息是利好美元的,美元的上漲必定會打壓大宗商品的價格。
聯準會升息,市場上的流動資金會減少,用於投資的資金也會減少,
這對於類似於股票、期貨、現貨市場來說,資金會撤離的機率加大,是一種利空。
儘管北海輸油管道關閉對油價形成支撐,但因美元重啟漲勢,國際油價承壓從高位回落。WIT 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 0.57 美元,報 57.45 美元/桶,跌幅 0.98%;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 0.89 美元,報 63.86 美元/桶,跌幅 1.37%。
但實際上,我們對比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主要參考指數 — CRB 現貨指數。
我們發現聯準會升息的開啟和終止總體而言是滯後於大宗商品價格的漲跌的,聯準會升息或許會對大宗商品有短暫的衝擊,
但如果全球經濟仍然處於上升勢頭,商品價格的上漲便不會因升息戛然而止。
從歷史數據來看,1971 年至 2017 年區間,CRB 現貨指數的走勢接近 5 輪的區間震盪:
其中,2004 年至 2013 年,CRB 現貨指數出現了三輪震盪上漲,期間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
CRB 指數曾於 2008 年 9 月至 12 月發生自由落體式下跌,隨後快速反彈,
此後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波動幅度相較此前明顯加大
。2003-2011 年這一段大宗商品的持續上漲期也普遍被市場稱為大宗商品的“黃金十年”。
2003-2007 年的大宗商品價格並非美國需求強勁推動的,2004-2007 年,
全球經濟增速平均高達 5.4%,明顯高於 1980-2003 年的水平,強勁的需求帶動了大宗上行價格的上漲,然而在此期間,美國經濟增速是有所下滑的。
但 2004-2006 年聯邦基金利率由 1% 上調至 5.25%。由於中國需求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外部衝擊給美國帶來了當下的通貨膨脹壓力,聯準會為維持某一實際利率水平,仍然實行了升息操作。聯準會升息的開啟和終止總體而言是滯後於大宗商品價格的漲跌的。
值得注意的是,流動性、美元走勢、投機等因素都會對大宗商品價格產生影響,例如美元貶值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蹺蹺板效應、流動性寬鬆加劇投機、投機放大了價格的波動幅度等,但從歷史情況看,升息並非大宗商品價格趨勢的決定性因素。
那麼,在聯準會升息環境下,有什麼樣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新興市場股票值得關注
展望未來,在美國經濟穩健成長下,預期短期通貨膨脹數字將不會影響聯準會升息的腳步。
在就業持續強勁之下,聯準會認為通貨膨脹仍將在長期中達成 2% 的政策目標。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年底聯準會將再度升息一次,如果經濟成長的長期趨勢不變,
明年聯準會將可能以一季度升息一次的節奏升息。
從 2017 年全球市場的運行來看,股票市場整體表現不錯,商品市場呈現分化。
據廣發證券研究報告顯示,預計 2017 年歐美日實際 GDP 同比分別為 2.3%、2.2% 和 1.5%,2018 年或分別為 2.2%、2.5% 和 1.6%。
雖然全球經濟的增速可能較 2017 年小幅放緩,基於中美歐日對全球貿易乃至經濟的拉動率,2018 年全球經濟成長或大致持平甚至略超今年。
股票投資方面,2017 以來全球多數市場都獲得了較好的投資回報,其主要原因在於近年來不管是企業營收、毛利率還是估值都同步提升,超出投資人預期。
展望 2018 年,在經濟持續穩健成長的預期之下,以美國為首的開發國家企業營收將持續成長,
但利潤率繼續改善及估值再度大幅提升的空間有限。而新興市場國家由於復甦腳步晚於已開發國家,
明年的盈利仍有望維持較高的增速,而且總體估值相較於美股約有 30% 的折價。
在經濟成長的升息週期中,投資人仍應持續關注股市的投資機會,
並且在投資區域上進行分散,爭取不同區域間因經濟復甦步伐差異所帶來的收益,同時降低投資風險。
升息不減大宗商品魅力
在大宗商品投資方面,大多數機構仍看好 2018 年商品市場投資機會,其中高盛在最新大宗商品報告中表示,
依然看好 2018 年大宗商品再通貨膨脹投資主題,維持增持評級,並預計未來 12 個月大宗商品回報率將達 10%。
對於能源,受油價驅動,高盛預計 2018 年能源資產將取得 15% 的回報空間。
高盛指出,與具有前瞻性的資產 (例如股票是對未來成長潛力定價) 不同,大宗商品反應的是當前的供應關係,因此大宗商品等實物資產通常在商業週期進入成熟期時表現較好。隨著全球經濟同比復甦,當前的需求情況比一年前還要強勁。長期看來,隨著商業週期步入成熟,大宗商品表現有望優於股票等其它資產,即便當前各國央行已經蓄勢準備升息。
實際上,大宗商品通常在升息週期表現突出,工業金屬、能源甚至是貴金屬的價格都在升息週期反彈
。對此,高盛解釋稱,正式由於需求超出了產能,進而導致了商品價格上漲,央行們也被迫對此作出反應。
另外,原油市場已經出現遠月貼水 (Backwardation) ,即現貨價格高於期貨價格的現象,高盛稱通常這都預示著商品市場將出現更高的回報和夏普比率。
對於能源,高盛預計 2018 年能源資產將取得 15% 的回報,主要受油價提振。
高盛上週上調 2018 年布倫特原油現貨目標價約 7% 至 62 美元每桶,上調 WTI 原油現貨目標價約 5% 至 57.5 美元每桶,
上調的理由是沙特和俄羅斯對延長減產協議表現出超預期的承諾,因此高盛預計明年庫存將減少,進而提振油價。
《雪球》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