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是奠定日本統一基礎的人,其性格以及智謀眼光,使他看到當時日本亂世群雄的缺點,他的野心使其朝者統一霸業前進。可惜,在成功的前夕,被部下明智光秀叛變,圍殺於「本能寺」。
豐臣秀吉一開始是織田信長的家臣,其出身背景並不好,年輕時還做過生意,在日本傳統觀念上是屬於最下等的武士。
一開始是為織田信長牽馬的馬僮,因外身型外貌長的像猴子,所以被織田信長暱稱為「猴子」。這也是他一生的痛,後來掌握大權後,最恨別人喊他猴子,當然對其不滿的政敵私底下也以喊他猴子作為鄙視。
他在織田信長被明智光秀叛變殺害後,立刻舉兵討伐明智光秀,在討伐完成明智光秀後,挾著織田信長的餘威,整合織田信長所餘下的兵力以及勢力,威脅各路諸侯,個個擊破,奠定一統天下的藍圖。
在取得大位後,以傳統途徑,跟天皇結親,取得象徵攝政地位的「關白」地位,這是日本史上,天皇以下第一文臣的位置,對其統治日本取得政治上的正統稱號。但缺點就是,待他一死便煙消雲散,無以為繼。
至於德川家康則是最能忍耐的,他的政治策略就只有一個字--等。從織田信長時期他就是少數有實力的諸侯,但是當豐臣秀吉得勢時,他評估自身實力,不足以跟豐臣秀吉對抗,便選擇臣服等待,培養實力,終於在豐臣秀吉死後,他的實力以是諸侯中第一,並透過與豐臣秀吉後代結親的方式,取得政治上的有力地位,進一步剷除親豐臣派的大臣勢力,關原之戰中,一舉將所有親豐臣派的諸侯大臣勢力聚而滅之,真正一統天下。
而後記取豐臣秀吉政治上錯誤的經驗,重建武士制度下的「幕府」機構,徹底鞏固權力,完全將天皇架空,統治數百年的德川幕府,直到明治維新時才解散退出日本歷史舞台。
日本戰國史界流傳一句話,織田播種,豐臣收成,然後被德川一口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