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有文聖和武聖,文聖是指孔子,武聖指關公,但比軍事成就,岳飛比起關公可厲害多了,卻無法成為武聖,這可能和宋朝以後的元朝有關。元朝是北方蒙古人滅了宋朝建立的王朝, 而岳飛卻是前朝保護漢人疆土,抵抗北方民族的英雄人物,元人當然不可能容忍這樣的人物被人們廣泛信仰,至於關公就不同了, 關公所參加的戰爭都不是對外族的戰爭,加上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流傳,關公在民間的形象就大過岳飛。
清朝以後,因為清朝皇帝先祖就是金人,所以 也不太可能讚頌這位打金人的武將,而且為了壓抑岳飛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因此積極的「拉拔」關公,清朝對關公的加封就有四次,為歷朝以來最多的,有了統治者的「加持」,武聖 的尊號當然落在關公身上了。
--------------------------------------------------------------------
精忠報國的岳飛
岳飛出生於河南湯陰一個貧苦農家。據說他降生時,剛巧一隻大鳥從屋頂上飛過。父親岳和便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岳飛從小刻苦學習,讀過《左傳》和《孫子兵法》,又酷愛武藝,練得一身好本領。800多年來,岳飛“精忠報國”慷慨悲壯的動人故事,一直在我國人民中間廣為流傳。
公元1127年北宋朝滅亡,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建立了南宋政權。當時我國東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發動對宋朝的戰爭,岳飛懷著滿腔的愛國熱忱,從20歲起參軍入伍,投身於激烈的抗金戰場。岳飛參軍不久,很快就顯示出他智勇雙全的軍事才能,在多次戰鬥中,屢立戰功。
岳飛曾以下級軍官身份越級上書,要求北伐。但這一建議卻觸怒了主和派,岳飛被扣上“越職言事”的罪名,革掉了軍職。於是岳飛又去投奔河北招討使張所,張所非常賞識他的才能,任命他為統制。
公元1129年,趙構在金兵的攻擊下南逃到臨安,金兵跟蹤在逼,時局異常混亂,岳飛不畏強敵,獨擋一面與金兵作戰,先後六次交鋒,均得勝利,岳家軍聲威大震。為了表彰岳飛的抗金行動,南宋朝還特賜了一面軍旗,上繡“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公元1133年冬,岳飛又主動率兵出擊,3個月內連續收復了被金兵侵佔的襄陽、郢、隨、唐、鄧、信陽六州,打得敵人聞風喪膽。“岳家軍”的旗幟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徵,金兵統帥不得不驚呼“憾山易,撼岳家軍難!”此時,32歲的岳飛已成為一軍的統帥,被晉封為武昌開國侯。
公元1140年,岳飛又揮師向河南中心地區進軍,一連收復了好幾座城池。7月,岳飛率領一支輕騎進駐河南郾城。金兵將領兀術糾集15000名精銳親兵撲向郾城,企圖一舉摧垮岳飛的軍隊。雙方在郾城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決鬥。經過一場浴血搏鬥,岳家軍大破金兵,這便是有名的郾城大捷。
郾城大捷之後,岳飛乘勝追擊到朱仙鎮,距離金兵的大本營開封僅45裡。可是正當岳飛奮勇前進,勝利在望的時候,趙構和宰相秦檜卻害怕岳家軍強大起來之後成為南京政權的威脅,以“孤軍不可久留”為借口,在一天之內連下12道金牌,強令岳飛退兵。岳飛對此極為悲痛,淚流滿面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岳飛退兵時,中原人民攔住軍馬,哭聲盈野。
岳飛回到臨安後,趙構和秦檜為了和金兵求和賣國苟安,誣陷他唆使部下謀反,以“莫須有”也就是“也許是”的罪名把他和他兒子岳雲,部將張憲等一同殺害。年僅39歲的岳飛在臨終前,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飛被害後,南宋與金人訂立了“紹興和議”,向金朝稱臣納貢,大片國土淪於金人之手。
岳飛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而趙構、秦檜集團殺害岳飛和向侵略者投降的卑鄙行為,卻永遠遭到人民的無情詛咒。明朝中葉,常熟人周木參見浙藩時,用鐵鑄造了秦檜夫婦的跪像,投放在杭州西湖畔的棲霞嶺下的岳飛墓前面。
-------------------------------------------------------------------
相傳,清代有個叫秦澗泉的,來到杭州作撫台時,看見自己的祖宗秦檜的醜像,覺得面子很不光彩,便偷偷將鐵像沉入西湖。哪知到了第二天,西湖的水突然變得奇臭。杭州人民發現秦檜的鐵像不翼而飛,便料定這是鐵像在作怪。他們鬧到秦澗泉那兒,秦澗泉裝作不知道這件事,還假惺惺地到西湖邊上去察看。不料,秦澗泉一到湖邊,鐵像便浮了上來,湖水也變成了赤色。秦澗泉十分恐懼,只好把鐵像重新搬到岳飛墓前,並懊喪地作了一副對聯:“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性秦。”直到今天,秦檜的鐵像上也滿是人們賞賜於他的唾沫、泥巴,盡管國家曾明令禁止這種行為,但收效不大,只是禁而不止。千秋功過,歷史自有公論。
------------------------------------------------------------------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